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{{ childProduct.title_translations | translateModel }}
{{ getChildVariationShorthand(childProduct.child_variation)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ProductName }} x {{ selectedChildProduct.quantity || 1 }}
{{ getSelectedItemDetail(selectedChildProduct, item).childVariationName }}
做了那麼多善事,為什麼過得那麼慘?
現在行善的果報,在因緣成熟的未來,才會化現。但此時遭遇的果報,則是過去久遠的事件所種下的種子成熟,因此需要耐心。另外,如果看不到好處就不行善,基本上這個發心本身也讓善行大打折扣。更何況,有些人行善的時候,因為貪心,做了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,產生抱怨反而結了惡緣。
本來發心助人,但有的受助者,態度很差,因此生氣抱怨。本來發心開辦免費課程,但有的學生,既不恭敬也不珍惜,因此生氣抱怨。
倒也不是,只是一開始發心如此美好,過程中更是一種修行的開始。一旦發心,就是開啟了一段練習的旅程。
例如:能否一旦發心,就不求結果?能否無論遇到何種情境,都保持著初心?這些都是很不容易的練習。在這練習過程中,會越來越認識自己,越來越了解自己的極限在哪裡?慢慢地,就能真正地量力而為,不做超過自己極限的事,自然也不會壞了初發的善心。
當然有非常良善之人,一時受難需要幫助,因為過去對方也幫助過自己,而結了善緣,因而有機會回報幫助到這樣的善人。但這樣的善人一旦漸入佳境,也會開始行善助人,因此不大可能一直有機會,幫助到這樣的人。
但如果受幫助者態度惡劣,也不足為奇,有可能過去我們受人幫助時,態度也不佳。或者此人正好目前心情、生活都處在極差的狀態,才需要被幫助,但他生活好的時候,也是非常和善之人。另外一種則是有可能此人心性態度不佳,導致生活不佳,所以需要接受幫助。就像雞生蛋、蛋生雞一樣。
總之,如果沒辦法好人做到底,行善量力而為,也是一種自知自明。不必難過自己的善心不夠,能做多少是多少?反而才能長長久久。一時貪多,超過極限,導致惡心惡緣,斷了菩提心才是得不償失。
A:發生就已經發生了,至少因為發心,才有機會做練習,知道自己包容度極限在哪裡,自然能修正,往後做事時,自然能拿捏得更精準,雖不盡善盡美,但仍不失為一件好事。千萬不要心灰意冷,而不再發心,那就可惜了。
圖:一旦發心想招待大家來吃飯,就不要管大家吃相如何了
#自知自明 #量力而為 #剛剛好才是最好 #只問耕耘不問收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