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我停止為難自己,人生才開始變得溫柔。
午後的陽光灑在書桌上,茶香輕輕飄著。
有時我會打開筆電,盯著空白的頁面許久,
卻一個字也寫不出來。

後來我發現——
寫文章的動力,往往不是在「過得超好」,
就是在「特別難熬」的時候。
畢竟只有當生活和往常不一樣時,
心裡那股能量才會被喚起。
平安是福,但平安的日子,
往往無話可說、無文可寫。

回想當年,我一天能寫出上萬字,
部落格累積了數千篇文章。
如今想想,哪來那麼多話好說?
想必那時候的自己,過得挺慘的吧。
越痛,就越想理解;越掙扎,就越想表達。
創作,原來是靈魂自救的一種方式。

直到幾年前,某個假日午後,
我和兒子一起玩《暗黑破壞神》。
我發現他竟然把遊戲模式調成「極困難」,
只為了能更快升級。
那一刻我突然懂了——
原來我也一直這麼玩著「人生」。
拼命追求成長,卻不知不覺在刁難自己,
把人生的地球闖關遊戲,調成了地獄難度。

後來在靜心裡,我輕輕地把那個設定改了——
從「極困難」調成「正常」,
最近乾脆調成「簡單」。
於是人生終於變得有空間、有呼吸,
開始有機會體驗到:
平安,就是福。

最近看到一位阿伯賽車手的影片,
他用六十歲的身體,挑戰賽車的極限。
我忽然有個體悟:
如果你仍渴望人生精彩絕倫、熱血澎湃,
不妨讓「人生」這款遊戲保持在簡單模式,
再像阿伯一樣,
另外開一場遊戲,去追逐刺激。
不一定要把人生本身,調成困難模式。

人生過了大半,很多想法都和年輕時不一樣了。
以前覺得「太輕鬆」的工作沒挑戰,如今卻覺得剛剛好。
不是不懂那個熱血的自己,
而是年長後更懂得——
不要為難自己,也不要為難他人。
有更輕鬆、簡單的方式,不是更好嗎?
不需要為了證明什麼,而刻意讓自己辛苦。

大智若愚,這句話真的不假。
看似笨笨的人,其實是最聰明的。
因為他們懂得選擇「簡單」,
讓生活有餘地,也讓心有安處。

如今的我,只希望,
讓世界上最聰明的 AI 幫我處理所有繁瑣,
而我,只需要——
靜靜地呼吸、發呆、享受、欣賞。

這樣的日子,大概就是我此生最理想的「簡單模式」。

#靜心 #平安 #是福

圖:我把腦中畫面跟AI說,AI幫忙畫出來的空間設計圖,等到AI可以幫忙蓋房子時就更好了!

老公說擔心出國時,貓沒水喝,自動給水機容量太小,貓太多不夠喝,所以就設計了水池...